关于葡萄酒,你不得不知的五个小知识
供求形势进一步转向宽松,北方港5500卡平仓价格中枢为592元/吨。
当今世界的煤炭消费量比2000年高出65%。据路透社12月18日报道,国际能源署(IEA)周二表示,由于亚洲经济增长抵消了欧洲和美国的疲弱需求,预计到2024年,全球煤炭需求将保持稳定
近年来,在煤炭供给结构持续优化、供给质量稳步提升的基础上,行业形势如何?根据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如何进一步科学规划煤炭开发布局?未来,煤炭消费需求又将走向何方?在日前召开的2019年中国能源研究会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公司技术委员会主任、首席科学家康红普提出,新时代的能源体系,要求煤炭进一步发挥稳定器压舱石作用,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其将继续保持较强的竞争优势。综合形势变化,康红普认为,目前对煤炭在能源体系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逐步趋于客观和理性;行业对生态环保强约束的深入理解,已转化为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换句话说,不再是产量越多越好,而是需要多少、产多少。安全发展、绿色发展、企业转型升级和人力资源发展的不充分,同样成为行业瓶颈。但面对新时代赋予煤炭的新定位、新要求,生产和消费快速增加引发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现也日益突出。
比如,我们的全员工效虽有大幅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工效最高的神东矿区补连塔矿甚至达到平均水平的20倍。相应地,煤矿工人也要由体力型转向技能型人才。山西焦煤将组织专业化队伍对山煤集团具备托管条件的煤矿和选煤厂的安全、生产、技术实施全面管理。
山煤集团旗下煤炭资产庞大,他们是省属国有独资企业,而且是山西七大国有煤企中唯一拥有煤炭进口和出口双资质的企业,现资产总额850余亿元,现有煤矿20座,年设计产能近4000万吨,矿井分布于山西大同、忻州、晋中、临汾、长治、晋城等地,煤种包括动力煤、焦煤、配焦煤、无烟煤。这就是生产和人员都在相互融合了。据今日智库了解,此次首批拟托管的矿厂,就是要借助山西焦煤专业化的团队和技术,推进项目尽快达产、达标、达效,实现双方互利共赢。今日智库还注意到,近两三年山煤集团也在积极转型,不再过多倾注于原来的煤炭开采及贸易主业,而是在强调要做强煤炭主业、做实贸易产业的同时,明确提出要打造高端化差异化竞争优势,力推集团向山煤煤业、山煤国际、山煤投资等板块多元发展转型。
这些操作使原本处于暂停上市边缘的山煤国际及迎来危急时刻的山煤集团,经营业绩得以持续改善,盈利水平也迅速提升,山煤集团成功脱困后又反手斥资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山煤国际也成为2019年股价表现最出色的山西省属上市煤企。双方同意建立人才联合培养与交流合作机制,在各自优势业务领域互派干部和青年员工轮岗挂职、交流学习,共同推动企业发展。
不过遗憾的是,这些煤矿中部分并未达产。据今日智库了解,根据双方12月5日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山西焦煤和山煤集团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在上级管理部门的帮助指导下,充分发挥各自人员、技术和资源优势,在煤矿和选煤厂的托管方面开展战略合作。他们一方面在积极剥离频频亏损的煤炭贸易资产,一方面重启旗下优质煤炭资产上市,将河曲旧县露天煤业所持股权成功注入山煤国际。本期看点这几天山西煤炭圈又出现大事件,山煤集团与山西焦煤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旗下的部分煤矿和选煤厂托管给焦煤集团
十四五会是个过渡期,过了这5年,清洁可再生电力将逐渐实现对存量煤电的替代。新增的新能源发电装机完全可以满足每年新增的用电量,甚至实现对部分存量煤电的替代。但煤电的地位正在面临挑战。挑战一方面还来自外部,包括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的强势崛起,挤占了原本煤电的市场空间;同时,由于新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煤电还需要提供系统调峰,加大了煤电的生产成本。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和包括新能源产业在内的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煤电产业发展的态度出现了分歧。一项研究显示,煤电调节的单位成本仅为气电的三分之一。
在发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的背后,是煤电装机比重的逐渐下滑。但中国的国情与德国并不一样,与会的国内专家大多认为,能源转型的路线,还是要符合一国的国情。
这种挑战一方面来自其内部,煤电机组本身存在着产能过剩的问题。与燃气发电相比,煤电的调节成本更低。据了解,在部分省区迎峰度夏期间出现拉闸限电的2004年,我国的电力装机总量为4.4亿千瓦;而2018年,这个数字已经增长到近19亿千瓦。控制煤电增长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中国煤电的未来如何发展,面对这个问题,包括煤炭和电力行业的人士有一些共同的看法,比如煤电的基荷电源地位不会改变,没有一种能源可以在短时间内取代煤电;但在装机量的预测上,则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全球行动的情况下,世界范围内煤电产业发展的变化也是国内市场变化的一种反映。
还有机构预测,到2030年,需要保证12亿千瓦左右的煤电装机。12月4日,全国煤炭交易会在山东日照举行。
而中电联预计,到2030年,煤电装机可能接近13亿千瓦。据介绍,一般来说,火电机组年平均利用小时数是按照5500小时来设计的,但近年来,这一数字在4300小时上下浮动,最低时的2016年仅为4165小时。
在与会的电力行业专家看来,未来,煤电将是一种基荷电源和一种灵活调节的能源。与新增新能源发电相比,大幅提高煤电产能利用率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尽管已不像计划经济时期规模那么大,但这次交易会还是吸引了来自全国的煤炭、电力等相关行业的企业,让这座海滨城市高朋满座。自然资源保护协会高级分析师康俊杰也认为,从电力规划和经济性角度来看,11亿千瓦的煤电装机规模足够满足十四五的需求,未来几年煤电装机还有9000万千瓦左右的增量空间。市场化的电煤价格和仍没有完全市场化的煤电价格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存在顶牛的基础,但今时不同往日。近日,在北京举行的十四五煤电发展之辨沙龙上,来自发电企业、行业协会和相关院校的代表就煤电产业的未来发展问题进行了讨论。
据了解,受新能源替代和产能过剩的影响,全国煤电机组年平均利用小时数近年来稳定在4300小时左右,处在四五十年来的低谷期。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做了煤电退出的准备,比如德国。
在华北电力大学教授袁家海看来,十四五期间,煤电无电量增长空间。未来,随着煤电产业发展形势的变化,煤炭市场或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鉴于我国的火电主要是煤电,因此这一数字实际上可以反映出当前煤电机组的窘境。在风电领域投资约3.5万亿元,才能获得现有机组年平均利用小时数提高1000小时所多发的电量。
两头都不稳定,因此必须要加大电力调节的力度。煤电产业作为煤炭的最大消纳方,目前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日前,美国能源经济和金融分析研究所(IEEFA)发布的报告预测,2019年,全球煤电发电量或将同比下降约3%,为有记录以来最大降幅。11月21日,德国能源转型《从煤炭到可再生能源的公平转型路线图》中文版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会议对未来几十年德国逐步淘汰煤炭、发展可再生能源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自然资源保护协会高级顾问杨富强认为。
2010年,我国煤电装机在电力装机总量中的比重为68%;2018年,这个数字已经下降到53%左右,为10.1亿千瓦。煤电的高碳属性也让其在与新能源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更何况,目前新能源发电的成本正在快速下降,有些已经具备竞争优势。
煤电现有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国资源的禀赋特点所决定的,在富煤少油少气、新能源发电不够稳定、储能技术仍待进步的情况下,保持煤炭利用的规模,仍将是一段时间内,保障电力供应和能源安全的必然之举。新能源发电存在不够稳定的问题,而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逐渐发展起来,第三产业用电也存在变化较大的问题